让客家文化在校园“生根发芽”!“陈善宝新客家歌谣进校园”项目启动
掌上梅州讯 3月9日下午,生根发芽由兴宁市教育局主办,让客兴宁市汉芬小学承办的家文家歌AG超玩会“陈善宝新客家歌谣进校园”项目启动,首站走进兴宁市汉芬小学。化校
活动现场,园陈谣进梅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、善宝客家山歌非遗传承人、新客校园项目客家童谣代表人物陈善宝和客家三宝组合成员、启动客家山歌非遗传承人梁姗姗通过PPT图文、生根发芽视频、让客现场演唱、家文家歌互动等丰富的化校授课模式,多维度地展现了客家非遗、园陈谣进客家美食、善宝客家建筑、新客校园项目AG超玩会客家服饰等丰富的客家文化,让学生们从多维度了解到其中的魅力。此外,来自梅江区客都小学学生、梦之星艺术学员陈锦昊还为现场师生演唱了原创新客家童谣《小小萤火虫》,精彩的表演受到同龄学生的喜爱。活动结束后,不少学生表示,接下来会好好地学习客家歌谣、杯花舞,努力登上更大的舞台传播客家文化。
近年来,陈善宝教学团队在“新客家歌谣”方面的作品不断推陈出新、与时俱进,给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学习条件以及系统的授课模式,为推动客家文化起到了良好的效果。“我们不仅备学生、备教材、备教法、备教案,更要备新课标,教学内容会不断创新,适应时代需要去发展,将更多客家非遗文化通过新模式融入到课程中,让客家非遗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,并通过艺术展演、比赛、MV拍摄等丰富的形式,展现学生的学习成果。”陈善宝表示,团队接下来会每个星期走进学校给学生开展普及性课程,进一步打造精品节目课程,为岭南童谣节、客家童谣节、中小学生文艺展演等作充分的准备。
据了解,此次项目的开设旨在推动我市创建“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”,通过采用陈善宝教学团队新模式、新思路的授课方式,使学生更有兴趣、更主动地学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客家山歌、竹板歌,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杯花舞等丰富的客家非遗文化,让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在广大青少年心中“生根发芽”,更好地传承客家人“耕读传家、崇文重教”的优良传统。
梅州日报记者:赖运香
编辑:李舒宇
- ·广州今年计划批准预售商品房5.4万套,中心5区占比36%
- ·黄雪芝: 基层妇女的贴心“老大姐”
- ·节日里,他们守护着城市“烟火气”
- ·黄楠铮: 建立执委工作室 搭建服务妇女“连心桥”
- ·4895家企业入选广东首批工业产品质量信用优良企业榜单
- ·潮州海关赋能“中国瓷都”扬帆“一带一路” 10年来出口货值超过300亿元
- ·潮州市积极拓展老年妇女参与妇联工作空间 凝聚“三有”巾帼力量 助力培育社会新风尚
- ·我市举行纪念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4周年主题队日活动
- ·“1秒2公里”,数字背后透露了什么?
- ·刘星到西新街道督导创卫工作 强化日常养护保洁 全面提升环卫水平
- ·2023年感动潮州“最美教师”李岳芬: 坚守乡村教育 廿年初心不改
- ·市民游客打卡潮州美食 品地道美食 享舌尖美味
- ·3月30日起白云机场执行夏秋航季 新增加密多条航线
- ·潮安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会议召开 查问题 补短板 强弱项 力争顺利通过省级考核
- ·中秋国庆假期 全市文化旅游市场供需两旺
- ·《潮塑之雅——近当代潮州泥塑、瓷塑展》开展